田鸿喜,男,汉族,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1 构成艺术与建筑
构成艺术来源于20世纪初俄国的新艺术运动,受包豪斯学院的影响下逐渐演变成一种现代设计教学理念,构成艺术是任何艺术和设计的基础理论,发展到现在主要是设计中的思维方法。研究构成艺术的美需要从建筑形态要素和艺术家的心理要素着手,形态要素在设计中是指设计物的外形,在建筑构成中主要是指建筑形制和外观形态,将建筑设计中的“构形”具体到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 这“三大构成”,通过构成原理去分析建筑外观造型、视觉审美、色彩对比、材料等方面的实践意义。心理要素主要是来源于艺术家们将艺术创作的成果展示给大众时,人们从该作品中所接收到的视觉、听觉、味觉等众多感知后,从而获得一种由外到内的、统一的审美兴致。
2 景德镇传统民居概况
2.1 地理位置
景德镇被黄山、怀玉山余脉环绕在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且昌江水域流经这座城,地理位置优越,其方位在江西省东北方向,景德镇西北部接壤安徽省东部,东北部靠近安徽省祁门县。
2.2 分布及特征
从地理位置可以看出,景德镇地区和徽州地区接壤,古代徽州商人在景德镇地区进行频繁的商业贸易,徽州商人的商贸活动促进文化沟通交流,同时居住习俗文化交融影响,文化和居住习俗影响着景德镇民居的建筑形态,景德镇居民建筑因此具有赣派建筑和徽派建筑的一般特征,景德镇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景德镇市区和浮梁县地区。古代平民老百姓和商人围绕御窑厂在景德镇市区进行生产生活,人流量来往频繁,因此景德镇市区分布很多传统民居;那个时期大多数的达官贵人想辟一处幽静,远离景德镇市区的喧嚣,则大多选择在浮梁县地区俢建自己的宅院。
2.3 祥集弄民宅和朱贻泽宅
祥集弄民宅和朱贻泽宅都是砖木结构建筑,平面布局皆是遵循《明会典》“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的规定。祥集弄民宅位于景德镇市区珠山区祥集上弄,朱贻泽宅位于浮梁县的沧溪村。祥集弄民宅是明代成化年间的优秀历史建筑,祥集弄民宅为富商私邸,它主要有3号、11号两栋保存完好的民宅组成,坐东朝西,3号民宅和11号民宅建筑形态相似。朱贻泽宅又被称为瓷商宅院,清末时期朱贻泽和朱佩泽俩兄弟靠着做瓷器生意和茶叶生意成为沧溪村的名人,哥哥朱贻泽发财致富后在自己家沧溪村修建了该宅院。该宅院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建筑结构合理,前院后井,排水通畅。
3 景德镇传统民居与构成艺术间美的关系
景德镇传统民居建筑的美来自古代人的审美意识,它与构成艺术中的三大构成,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有着共性和特性,通过分析景德镇传统民居之美与三大构成的共性和特性,让我们清晰的认知景德镇传统民居与构成艺术间美的关系,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3.1 色彩构成与民居之美
景德镇传统民居之美在于环境融合,建筑外观设计中色彩有与环境相融合的特点,色彩构成是通过对基础色彩进行不同序列的组合搭配,可以带来视觉审美体验,同时增加物体形态外观上的艺术价值。民居建筑在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在外观材料、形态构造、使用功能上都灵活的融合周边客观环境的特点。色彩构成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着南北差异,南方地区天气热且空气潮湿,环境色彩丰富优美,而北方地区由于气温寒冷空气干燥,环境色彩较南方显得单调一些,因此为了突出地域性建筑本身,南方的建筑颜色比较单调统一色系,而北方的建筑色彩则鲜艳明亮一些。景德镇整座城市被昌江水系河网贯穿,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瓷石和高岭土蕴藏量极为丰富,青山绿水森林茂密,受光照雨水的滋润,空气温和湿润,形成四季分明、风光秀丽的人文生态景观,景德镇民居建筑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滋生出了独特的色彩之美,景德镇传统民居讲究本色,所以在建造过程中大量使用清水墙体,墙体材料大多以砖墙为主,景德镇市区的民居建筑是以御窑厂为中心,围绕窑业生产、商贸生活功能展开的,以窑砖为建筑材料特征,建筑外墙色彩采用窑砖色彩呈现暗红的色调(如图1所示),具有朴素、清新的感觉;景德镇市区外浮梁县地区的民居偏徽州建筑风格,统一色调以黑、白、灰为主(如图3所示),建筑外观变化中蕴含着统一,给人一种整体偏淡雅的风格。色彩构成如一幅清新典雅的水墨画将景德镇传统民居建筑融汇其中,美美与共。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上)》 网址: http://www.mysdzz.cn/qikandaodu/2021/0707/684.html
上一篇:浅探外宣英译中诗词翻译信与美的辩证统一
下一篇:打开眼界来审美
美与时代(上)投稿 | 美与时代(上)编辑部| 美与时代(上)版面费 | 美与时代(上)论文发表 | 美与时代(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美与时代(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